赵庆熹的诗文

忆江南 其二 无锡华荔生春楼寄梦图

春楼梦,人忆曲栏凭。幡定风姨深掩护,屏张云母不分明。

空答画檐铃。

赵庆熹朗读
()

忆江南 其五 无锡华荔生春楼寄梦图

春楼梦,梦入晓窗前。压钮衣香双蝶扣,盘云髻重两鸦偏。

清早累人眠。

赵庆熹朗读
()

忆江南 其三 无锡华荔生春楼寄梦图

春楼梦,日日记凝眸。偶为昼眠常掠鬓,多应酒病不抬头。

何苦放帘钩。

赵庆熹朗读
()

忆江南 其十二 无锡华荔生春楼寄梦图

春楼梦,旧梦与谁谈。一曲琴心悲绿绮,连宵泪眼揾青衫。

怎不忆江南。

赵庆熹朗读
()

忆江南 其一 无锡华荔生春楼寄梦图

春楼梦,梦里隔红墙。一世情怀原委曲,三生魂魄亦荒唐。

说也断人肠。

赵庆熹朗读
()

忆江南 其六 无锡华荔生春楼寄梦图

春楼梦,半晌晚匀妆。尺八箫儿新按曲,初三月子夜烧香。

约略记昏黄。

赵庆熹朗读
()

忆江南 其四 无锡华荔生春楼寄梦图

春楼梦,絮语听都讹。扶醒香魂呼燕子,软调酸语教鹦歌。

私祝顺风多。

赵庆熹朗读
()

忆江南 其十一 无锡华荔生春楼寄梦图

春楼梦,梦断几番春。扇弃坤灵思宠宠,图开软障唤真真。

画出意中人。

赵庆熹朗读
()

醉太平

花香水香。风凉雨凉。青荷叶不多长。覆鸳鸯一双。

桥西碧窗。桥南画廊。绿阴阴里红墙。是谁家女郎。

赵庆熹朗读
()

水调歌头 碧琅玕书馆图

一笑问修竹,相识是何年。此君潇洒无侣,惟爱主人贤,门外数竿烟雨,门内数竿风月,中构屋三间。

枯坐淡忘语,对影冷于仙。

赵庆熹朗读
()

洞仙歌 送晋竹之江南

乌篷艇子,有两枝柔橹。一路青山画眉妩,正江南叶落,酒味初浓,霜天好,飞尽吴娘六柱。

相思红豆曲,画壁旗亭,此去双鬟定须顾。记取夜深时,明月枫桥,曾照我、泪痕揩处。

赵庆熹朗读
()

水龙吟 过孤山怀林处士

月明仙鹤飞来,孤山山上人吹笛。一湖云水,两堤烟草,四山花石。

漱雪心清,餐霞肌冷,个人无匹。便茂陵老去,玉簪殉土,终不上、相如册。

赵庆熹朗读
()

梅花引 美人弹琴图

画屏前,玉垆边,一缕香生心字烟。落花天,落花天,深院绿阴,谁来惊昼眠。

五铢衣薄当风冷,断红双脸明霞影。七条弦,七条弦,今夜月明,听他弹水仙。

赵庆熹朗读
()

疏影 绿阴和滋伯

一重窗网,认碧玻璃纸,三面屏障。不是梧桐,便是芭蕉,红亭半角都让。

断无人处帘垂地,便几点疏疏雨响。有隔花架上,鹦哥恰好,翠毛新长。

赵庆熹朗读
()

洞仙歌 吴阆峰觅句晚归图

碧桃花下,认重门双径。轻扣银环犬声应。向落红多处,骏马行来人醉,也有个,熏衣坐等。

六街更漏转,良夜迢迢,明月当头兔华冷。底事太归迟,选韵分牌,料诗句苦吟未定。

赵庆熹朗读
()

摸鱼儿 姚秋芷姑丈复有楚北之行填此赠别

不多时霜痕遍糁,满山红了乌桕。斜阳怕照人离别,几日浓云絮厚。

潘鬓瘦已秋老,荷花丝断鸳鸯藕。销魂还又。又柔橹枝枝,峭帆叶叶,重过汉江口。

赵庆熹朗读
()

忆萝月 自锄明月种梅花图

梨云冻碎,斸得冰痕脆。香影满庭天似水。此刻嫦娥也睡。

一锄鸦嘴轻持,补来篱落横枝。若问种花年月,除非仙鹤能知。

赵庆熹朗读
()

水龙吟 秋晚过城东有感

夕阳一阵盘鸦,西风落叶吹如纸。明霞断处,角声寒堞,钟声古寺。

十里河桥,万家檐瓦,月街灯市。渐南园霜满,黄花过了,闲经过,魂销起。

赵庆熹朗读
()

高阳台 夜雨不寐

细咽风砧,缓敲檐铁,无端作出声声。透薄窗纱,偏生不肯天明。

芭蕉自说凄凉语,又何尝、必要人听。奈多情,至此魂销,入耳偏清。

赵庆熹朗读
()

摸鱼儿 梅花

易销魂,一枝凉笛,凭谁石榻三弄。东风约住轻寒信,深怕夜来吹猛。

花似梦,却寸寸横枝,万朵梨云冻。碧天无缝。算如水清阴,除他修竹,只有月明共。

赵庆熹朗读
()

生查子

青溪几尺长,中有双枝橹。杨柳小于人,便解留船住。

歌声按暮云,酒气蒸香雾。又落碧桃花,红了来时路。

赵庆熹朗读
()

石湖仙 又题花滩渔唱词稿并怀其楼居之胜

花滩渔唱,认红树溪边,天影云荡。云外结诗楼,倚楼人悠然运想。

沙鸥都熟,画半顷凉波相让。闲放。喜此间,水竹无恙。

赵庆熹朗读
()

摸鱼儿 又题绿天觅句图

绿阴阴、嫩凉如水,西风好个庭院。一间矮屋乌篷样,种得芭蕉叶满。

窗六扇,把格子玻璃,浅碧文纱换。寒阴隔断。正石磴科头,花廊叉手,丫髻小僮伴。

赵庆熹朗读
()

疏影 魏滋伯大涤山房读书图

一间老屋,在万山深处,四面皆竹。竹里开门,流水声中,有人把卷初读。

琅嬛自昔偷游去,正洞口痴龙眠熟。想书中、乱走红蟫,仙字也都盈腹。

赵庆熹朗读
()

凤凰台上忆吹箫 樊慈花室叶织卿夫人遗卷

碧月无声,银河有影,佩环飞去瑶天。料彩鸾、人世住不多年。

几幅淡螺残墨,空剩下、香冷云笺。君知否,从来好梦,只合如烟。

赵庆熹朗读
()